2019年

當一隻白海豚寶寶上岸來
撰文 / 林雅容
春節連假剛過,元宵未到,過年的喜慶氛圍尚未結束之際,彰化芳苑的海巡弟兄們卻傳來一個令人哀傷的消息--一隻看似中華白海豚的年幼寶寶,擱淺在海邊的礫石灘上。中華鯨豚協會的擱淺處理專員郭祥廈接獲消息後,隨即啟程前往處理,現場確認是甫出生的中華白海豚,身上蜷曲在母親子宮內的褶痕仍清晰可見,牠來到這個世界恐怕沒有幾天。
消息迅速在島內傳開,生存瀕危的中華白海豚又失去一個新生命,得知消息者莫不紛紛嘆息。這對白海豚母子究竟遭遇到了什麼困難?我們的台灣海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導致應該在海中睜眼伸展、活潑蹦跳的白海豚寶寶,竟會一動也不動地橫躺在海灘上。
本應在海中自在嬉戲的白海豚寶寶,卻孤伶伶擱淺在岸上
白海豚寶寶極可能甫出生就死亡
種類:中華白海豚
性別:雄性
體長:97公分
體重:9.9公斤
牙齒磨損程度:未露出
擱淺鯨豚解剖記錄表的第一頁上這樣寫著,數字文字敘述簡短,代表的卻是應該在廣闊海中悠游,在生態系裡扮演重要角色,和夥伴並肩跳躍共同組成地球生命的美麗生靈。
而牠,卻孤伶伶、靜悄悄地躺著。
「牠的肚臍還沒癒合,背鰭也很軟,未撐開,估計是三天內的小孩。」在科博館參與解剖的協會獸醫羅婕說。
小海豚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和人類一樣,以臍帶和母親連結,吸收營養;出生後臍帶掉落,也和人類一樣,會慢慢癒合成為肚臍。海豚寶寶因為蜷縮在媽媽小小的子宮裡,剛出世時身上會殘存捲曲起來的褶痕,背鰭也軟軟的,兩三天後,背鰭才會逐漸變硬,褶痕慢慢消失。
「動物肉眼上看起來沒有異常之處,解剖後只有肺臟泡進福馬林時會沈底,表示肺泡只有部分撐開。這有幾種可能,第一,小海豚可能是流產或死產,出生後未曾呼吸,細菌產氣造成部分肺泡撐開;第二,小海豚過於衰弱,或因其他原因導致死亡前僅能換氣一、兩次,因此肺臟未完全撐開,且肺泡內本該因呼吸而排出的角質仍大量殘存。」羅婕詳細、專業地解釋解剖結果。
海豚與我們不同,尾部會先冒出媽媽體外,頭部最後離開母體,小海豚才不會在生產過程中嗆死。一旦出生,海豚媽媽也會將小海豚迅速用力地頂上海面,讓牠大大地吸上人生的第一口氣。
這隻可能連一口氣都沒吸到的白海豚寶寶,胃裡頭也沒有殘存媽媽的奶。根據種種解剖結果,獸醫判斷牠並不是喝過奶後已經排空,而是根本沒有成功存活下來,沒有喝過媽媽的奶。
解剖台上的白海豚寶寶,獸醫仔細檢查尋找死因。
白海豚數量持續減少
台灣西岸的中華白海豚族群生育力偏低(林務局提供,游忠霖攝)。
一隻中華白海豚寶寶之死,對台灣西海岸的族群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野生動物族群的數量消長,受到該族群出生率、死亡率,以及動物移入與移出等等因素影響。研究指出,台灣中華白海豚的族群變動,則主要與出生率與死亡率息息相關。當出生率大於死亡率,個體數量有可能逐漸增加(因為出生的幼仔不一定會順利長大),而當死亡率大於出生率,個體數量會逐漸減少,若狀況持續,中華白海豚終將面臨滅絕。
根據林務局所公佈的研究報告,2017年海上調查目擊了五十八隻中華白海豚,不但較2016年的六十五隻減少七隻,更是從開始進行白海豚族群生態調查以來,目擊數量最低的一次。其中有八對母子對,也就是發現八隻新生幼豚。仍有目擊新生幼豚固然令人欣喜,然而,總結十多年來的監測資料,中華白海豚死亡率最高的時期就是一至三歲的嬰幼期(75%~100%),尤其二、三歲左右的離乳期是高峰。其次才是年老力衰的老年期(67%)。研究人員推測,三歲左右離乳期的幼豚可能因為媽媽看顧時間減少,因此容易遭受船隻撞擊、誤捕等意外,導致死亡率最高。而當小海豚順利成長到六歲成年,之後的死亡率就大幅降低。
中華白海豚棲地和西岸人類活動高度重疊。
長年的海上調查發現,擁有生育能力的中華白海豚媽媽至今約有二十六隻,雖然白海豚媽媽一生中可以生產多次,但超過半數只產下一胎,曾經生過兩隻以上的母豚偏少,整體來說族群的生育能力偏低。2006年至2016年十一年間,共計出生了二十六隻寶寶,其中十五隻在一歲前就已夭折,僅有十一隻順利長大。
原來生存在危機重重的野性大海,中華白海豚寶寶要長大竟是如此地不容易。十一年間,白海豚族群雖加入了十一隻生力軍,不過,同時卻也死亡了十五隻白海豚。科學數據明確地告訴我們,即使呼籲保育這麼多年,中華白海豚的數量卻還是下降的。
棲地破碎讓白海豚沒有家
個體數量逐年減少,生育能力偏低,台灣西岸的中華白海豚正面臨險峻危機,生存岌岌可危。2014年,林務局為當時僅存不到一百隻的中華白海豚,預告將苗栗至台南沿海,白海豚活動頻繁的海域化為「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但是五年過去了,預告仍未變成公告,許多衝擊海洋環境的大型工程,雖然大多盡量避開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的範圍,卻仍有若干開發預計在此範圍內進行。
台中港預計擴大南邊堤防,恐令白海豚棲地更加破碎。
2018年,台中港提出擴港計畫,擬將南邊防波堤外擴將近四公里,填土面積超過五十公頃。而台中港外圍,正好是中華白海豚極為重要的活動海域,附近居民在北堤上遠望,有時就會看見白海豚在海上游動;遊港賞景船也從台中港出發,經常發現白海豚就在港邊嬉戲。台中港預計擴建的四公里南堤和北堤成為一個朝北的口狀,很可能切斷白海豚南來北往的通道,甚至誤入港區。即使白海豚會轉彎,也有可能回頭,讓為數已不多的族群一分為二,造成兩個小族群的基因多樣性降低,加重白海豚的滅絕壓力。由於棲地緊鄰著人為活動頻繁的台灣西岸,如此人為開發造成的棲地破碎,是白海豚生存的主要威脅之一,加上海洋污染、漁業誤捕、船隻撞擊、水下噪音等種種危機,這些年來,即使保育呼聲四起,即使重要棲地已經預告,白海豚身處的環境並未改善,壓力有增無減。
一隻白海豚的寶寶安靜地上岸來,令人擔心這再也不是警訊,而是輓歌。

圖片



回上頁   |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