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連結】
5月13至19日在協會負責救援的縣市中共有2隻鯨豚與6隻海龜擱淺
其中四分之一的個體(1隻鯨豚、1隻海龜)在解剖中氣管皆發現明顯積液或有大量泡沫

在鯨豚與海龜的擱淺救援工作中
氣管有明顯積液或有大量泡沫的原因可能與嗆水或肺水腫有關
而導致動物嗆水的可能原因包含:
1.動物遭受漁具纏繞並長時間於海面載浮載沉
2.動物體力與浮力不佳,長時間留置於岸邊並遭受多次浪擊
3.擱淺現場操作不當(例如未確認動物浮力及體力狀態就將動物多次推回海中等)
在多年來救援的經驗中
嗆水的動物常伴有支氣管肺炎或肺臟感染等問題的發生
因此在救治的難度上相當高
動物也容易因肺部的問題而導致死亡
臺灣平均每年有超過百隻以上的鯨豚或海龜會活體擱淺於海岸邊
由於無法確認動物的擱淺原因、體力與浮力狀態
請所有發現動物擱淺的民眾遵守以下三項 #擱淺救援原則
1.勿將擱淺鯨豚或海龜再次推回海中
2.儘速撥打118聯繫專業救援團隊
3.聽從專業人員的建議執行現場操作
正確執行擱淺現場的處理方式,才是幫助動物的最好方法!
再次感謝有各位捐款者的支持,讓我們可以幫助更多的擱淺動物,也能將海洋保育的浪推向更遠的地方!
【擱淺通報提醒】
如果發現擱淺或需要救援的鯨豚或海龜,請記得以下幾件事!!
1. 只要看到擱淺的鯨豚與海龜,不論是活體還是死亡,都請大家撥打海巡專線”118“通報
(北台灣可直接撥打協會擱淺救援專線 0928-539977)
2. 通報時,請盡量告知周遭環境,包含易辨識的指標(能提供經緯度最佳)、地形等,對於第一線人員找到動物位置或是要帶什麼工具等會有很大的幫助
3. 千萬不要直接將動物推回海中,在動物狀況不佳的時候推回去,可能讓動物嗆水,嚴重的話會造成肺部嗆傷
4. 保持安靜避免動物緊迫,尤其鯨豚對聲音較敏感,若周遭環境太過喧鬧可能造成動物驚嚇緊迫,甚至也有因此死亡的案例
►發票愛心碼捐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