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林雅容
![]() |
2008年擱淺在北海道的小貝氏喙鯨,腐敗嚴重。 |
繼二十一世紀最神祕的新種鬚鯨—角島鯨,在二〇〇
直到今年,才從形態、骨骼及基因上,
海洋生物仍有九成未為人所知
根據研究*,地球的物種數量推估平均有870萬種(
話說,一個新物種的判定究竟需要怎樣的流程,
首先,當科學家發現疑似新種的生物時,
|
出沒於台灣海域的柯氏中喙鯨。 |
長期以來,喙鯨一直是罕為人所知的鯨豚物種,
喙鯨體型屬於小型至中型,體長從三公尺到十三公尺都有。
台灣東岸因為太平洋的陡降,也可見喙鯨的蹤跡。根據擱淺資料,
終於驗明正身的小貝氏喙鯨
小貝氏喙鯨的發表研究亦是。除了小鬚鯨之外,
![]() |
![]() |
2012年冬擱淺在北海道的小貝氏喙鯨,除了嘴喙尖端, (圖片來源:Stranding Network Hokkaido) |
終於,日本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北海道大學、岩手大學,
「單單從外觀看起來,就能發現牠們與貝氏喙鯨相較,體型特別小,
研究團隊對小貝氏喙鯨外觀的觀察主要來自2012年冬天擱淺在北
不過,雖然確認了小貝氏喙鯨是過去科學上並未描述過的海洋生物,
研究團隊更表示,除了小貝氏喙鯨外,另一群日本捕鯨人俗稱為「
註: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生物?(https://pansci.
參考資料:
Standing Network Hokkaido FB
New whale species discovered along the coast of Hokkaido.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of beaked whale (Berardius) found in the North Pacific.
台東鬚鯨擱淺事記
![]() |
過年期間在台東擱淺的大鬚鯨解剖縮時影響公佈啦,
----------------------
以下內文轉錄至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
過年期間在台東長濱海岸擱淺的大型鬚鯨到底是甚麼種類?
接獲通報第一時間MARN團隊的成功大學鯨豚中心抵達擱淺現場後
但經過1月28、29及30日的解剖,
1. 從胸鰭、背鰭與尾鰭的大小與形態上,
2. 計算這隻大型鬚鯨“胸鰭間”的喉腹褶數目,經仔細重複點算後,
3. 蒐集散落在海岸5、6公里的鯨鬚板,
4.頭部解剖後,頭骨內側顳窩的頭骨組成特徵,與藍鯨相符。
5. 樣本經過DNA的萃取後,
6.經由仔細的解剖,此鯨豚全身許多的骨頭與關節處,
由以上證據顯示,這一隻極有可能,是台灣地區有紀錄以來,
https://m.youtube.com/watch?v=
近期活動預告
![]() |
最後一個禮拜!!「拍岸鯨奇-當鯨豚與人相遇」特展
展期:2019年6月28日~2020年3月8日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第四特展室
龍王鯨是三千萬年前地球海洋中廣泛分布的種類,骨骼形態部分保留
更多資訊:http://web2.nmns.edu.t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