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鯨豚保育的沈苛難題-漁業混獲

鯨豚與漁業的衝突已持續了數十年。

撰文 / 林雅容

 

大約四、五十年前,美國漁民發現鮪魚群會跟隨著海豚群覓食,海面下經濟價值高的鮪魚群不容易發現,但海面上的海豚可就好找多了。於是漁民開始在海上尋找並針對海豚下網,只要使用圍網將海豚圍住,鮪魚豐收十之八九,然而卻也造成大量海豚因漁網纏困而死亡。據估計,當時的鮪魚漁撈作業每年大概導致三十萬隻海豚喪失了性命。

 

一九七二年,美國通過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終於對鮪魚漁業嚴重的海豚混獲提出策略。除了改善漁具漁法,更設計了鮪魚產品上的海豚安全(dolphin safe)標章,標示出以友善海豚方式來捕撈鮪魚的產品,讓選購的消費者明白自己參與、也支持了海豚保育。海豚安全標章大幅降低了鮪魚漁業裡死亡的海豚數量,也成為漁業混獲管理與鯨豚保育教育的經典案例。

 

不過,即使半世紀前許多減緩鯨豚與漁業衝突的方向及策略早已被提出,近五十年過去了,全球漁業造成鯨豚混獲的狀況依舊,甚至因漁撈技術突發猛進而更為嚴重。台灣,也面臨了同樣的景況。

 

漁業衝突是去年度鯨豚擱淺的主因

 

明顯被外力切斷的鰭肢,是因混獲而死亡的證據。

今年年初,二〇一九年鯨豚擱淺年出爐,總計接獲一百四十件鯨豚擱淺案件通,共有一百五十隻鯨豚擱淺,無論在案件或隻數上,皆超越二〇一八年維持一年的最高數字,再次創下台灣鯨豚救援史以來的最高記錄。雖然超過半數的動物因過度腐敗而無法判別,然而仔細探究餘下的六十八隻鯨豚死亡的原因,四分之一以上和海上人為活動有關,包含漁業混獲與船隻撞擊;其中,又以混獲死亡的鯨豚三十三隻為最多。

 

如何判斷鯨豚是因為混獲而擱淺死亡呢?最顯著的特徵是鯨豚體表上纏繞網具勒緊所形成的網狀或線性痕跡,有時甚至連部分網具都仍然掛在動物身上;其次是明顯被外力切斷的尾鰭、胸鰭或背鰭,或掛網時掙扎導致骨折的吻部或上下顎;當動物在漁撈活動中覓食而誤入網中,胃內仍殘留剛進食未消化的食物,也能因此判定之。

 

以去年三月漂流於花蓮港附近海域的雌性青少年長吻飛旋海豚為例,其尾鰭被切斷,尾幹斷點前緣、胸鰭下緣與背鰭上緣都有網痕,頭部後方還有整圈的線性痕跡;解剖後也發現胃裡仍有尚未消化的魚、蝦、小管等食物。綜合上述證據,判別因闖入漁撈作業掛網,漁民斷其尾鰭後拋回海裡的可能性最大。

 

台灣長期缺乏系統性的鯨豚誤捕研究

 

過去的人們珍惜食物,混獲的鯨豚也是養家糊口的資源。

台灣是海島國家,漁業是支持國家命脈的重要經濟活動,因此漁撈作業與鯨豚生存的衝突是長久以來無法避免的事實。然而長期以來,這個真實存在且頻繁發生的事實,卻一直未被妥善地面對與處理。

 

根據一九九九到二〇〇一年農委會委託台大鯨豚研究室的「臺灣沿近海鯨豚意外捕獲評估」計畫,海上漁撈活動遭遇鯨豚的機率達八、九成,意外捕獲海豚的機率也有五、六成。可見鯨豚干擾漁民海上作業確實是常態,也莫怪許多漁民總是抱怨著鯨豚偷吃漁獲,或傷害網具導致經濟上的損失。

 

在過去物資貧乏的年代,混獲的鯨豚通常被珍惜地視為難得的食物,漁民多半會連同捕獲的漁獲一起帶回滋養家人。不過,一九九〇年所有鯨豚列入保育類動物之後,由於法規之故,即便是意外混獲,漁民也不得私下帶鯨豚入港。

 

一九九〇年之後台灣鯨豚保育意識漸起,鯨豚研究、擱淺救援、保育教育等方方面面,三十年來,台灣都走在亞洲許多國家之前。只有漁業混獲的課題,幾乎仍然留給漁民獨自面對。綜觀漁業與鯨豚相關計畫,與混獲有關除了前述一九九九至二〇〇一年的「臺灣沿近海鯨豚意外捕獲評估」計畫,另有二〇〇四年至二〇〇六年同樣由台大鯨豚研究室所執行的「臺灣沿海鯨豚誤捕研究」,其餘還有海洋大學零星地提及漁業中鯨豚混獲之調查,以及蜂鳴器(pinger)如何降低海豚干擾等計畫,這些先導計畫提供了台灣漁業與鯨豚衝突粗淺的樣貌。然而,時間一轉眼又經過了十多年,事過境遷,物換星移,目前漁業樣態有怎樣的變化?鯨豚種類與數量又如何消長?鯨豚混獲的現況如何?易混獲的海域或漁法是什麼?經常掛網有哪些種類?有哪些可行的策略可以降低混獲機率?種種急需解答的問題,依舊缺乏系統性、全面而完整的研究來釐清,理所當然也就無法提出對症下藥、減輕漁民與鯨豚生存壓力的妥善對策。

 

完善的混獲管理消弭經濟與保育衝突,發展永續漁業

 

去年大量因混獲而亡的擱淺鯨豚,再次揭開台灣隱晦許久的保育沈苛,漁業與鯨豚的衝突再不能被漠視,全面且系統性的調查與評估需即時開始。其實,環境與經濟的面向並不總是相互衝突,友善鯨豚的漁法開發,完善的混獲研究與管理,在全球海洋資源持續耗竭的今日,都有助於台灣永續漁業的發展。

 

2019年的擱淺資料指出,除了不明原因(藍)之外,混獲(橘)為導致鯨豚擱淺的第二個因素。

首要之務是系統性的鯨豚混獲研究,調查現階段各漁法與各種類的誤捕狀況,評估混獲對鯨豚族群的影響,方能決定是否、以及如何規劃因應減緩措施。其中,建立有效的監測機制是關鍵,鼓勵漁民通鯨豚混獲,設計有效機制回收誤捕鯨豚樣本,蒐集相關海域、漁法、種類等等資料深入分析,以了解台灣漁業鯨豚混獲的全貌,作為政策研擬之依據。

 

千禧年初的「台灣沿海鯨豚誤捕研究」,曾在多方長時間的努力下,於刺網漁業透過漁民協助搜集到三十三隻掛網鯨豚樣本,獲得東岸混獲種類為瑞氏海豚,次之為花紋海豚的結論。顯示鼓勵、獎勵漁民通、回收混獲鯨豚、建立監測機制是可能與可行的。

 

其次,也能透過訪談、問卷,或觀察員制度,更廣泛地蒐集受影響的漁業與鯨豚所有相關資訊,擴大對混獲議題的全盤了解。這些方法也在十多年前兩回的「台灣沿海鯨豚誤捕研究中」執行過,需要的只是更持續、穩定、長期的調查。

 

有了上述較完整的研究提供科學上的依據,政策方面就能透過適當的漁業管理,減輕漁業與鯨豚的衝突。目前,在國際上較常採用的有改善漁具、避開鯨豚關鍵棲地或特殊時節等措施。

 

鯨豚仰賴回聲定位來觀察環境、尋找獵物,因此以加掛「蜂鳴器(pinger)」來警告、驅離海豚的作法,在許多其他國家已有長期研究,台灣亦有零星實驗,證明蜂鳴器針對某些漁法與鯨豚種類有一定程度的效果。

 

海洋大學在二〇〇五年對於遠洋鮪延繩釣漁業的研究結果得知,蜂鳴器確能驅離海豚遠離漁具,達到減少海豚咬食延繩釣之漁獲物及餌料;二〇〇三年根據火誘網鎖管漁業的研究,也合理判斷蜂鳴器不會驚嚇聚集的鎖管,但能驅離海豚;二〇〇二年在延繩釣漁業的研究也獲致同樣結果,蜂鳴器不影響鮪魚等漁獲的上鉤率,但試驗中的作業現場未見海豚出現,可合理結論蜂鳴器驅離海豚的效果。

 

蜂鳴器是國際上廣泛使用避免海豚混獲的漁具改善方式,台灣應可持續試驗發展,增強漁民應用蜂鳴器的意願與信心,除減緩鯨豚混獲,也能降低食餌損失及漁具損壞的機會。

 

除了漁具的改良之外,國際上也經常搭配避開鯨豚關鍵棲地或繁殖期等關鍵時節的方法,停止在嚴重混獲或瀕危種類活動的海域及時節作業。當系統性的研究釐清鯨豚生態與漁業衝突的時空分布資訊後,適時適地地改變作業海域,或小規模地關閉關鍵地點,減輕混獲鯨豚的狀況。

 

--------------------

台灣的漁業混獲議題延宕許久,亟需完整調查與適當管理。

不只是台灣,全球面臨的漁業混獲狀況也極為嚴峻。二〇一六年,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召集漁業、鯨豚、生態、經濟、法律、政策發展等跨領域專家成立「混獲專家小組」(Bycatch Mitigation Initiative,BMI),協調整合監測知識技術,也促進溝通與倡議;二〇一八年,國際永續海鮮基金會(ISSF)、歐盟等組織亦開始密切關注及調查各漁業大國的鯨豚混獲情形。可見此議題在國際社會上益受重視。

 

回到美國的海豚安全標章,爾後美國不只要求自家鮪魚產品必須符合海豚安全標章之規範,也進一步要求其他進口到美國的鮪魚產品也需要遵守,更於二〇一五年裁決未來所有進口海鮮都要符合保護鯨豚的高標準。姑且不論美國標準是否適用於其他國家等種種爭議,國際社會現下對於改善漁業混獲的正面態度漸趨明朗。去年,台灣方才順利解除歐盟漁業黃牌,身為漁業大國,也為了漁獲的國際銷售,雖然鯨豚混獲議題棘手,也該是時候積極面對、急起直追了。

 

 

 

參考資料:

美國禁止進口傷害鯨豚的海鮮.....四十年來背後的爭議
!台灣漁業黃牌解除!歐盟:見證台灣打擊非法漁業決心,將支持台灣
吃海鮮也給鯨豚留生路 美將嚴加規範進口漁獲

 

小布條大啟示

四月八日,有一份明顯得布條掛在濱海公路旁。

隨著海洋資源的浩劫,鯨豚與漁業衝突越演越烈,可惡的海豚會破壞漁具、盜食漁獲、驚嚇魚群這些搗蛋的行為都可能使漁獲量減少造成漁民的經濟損失,但是真的都是因為海豚調皮嗎?還是有什麼背後有什麼更重要的秘密是我們不知道的?      ........繼續閱讀

 

 

 

近期活動預告

「自然變調~失序的生態系」特展

人類造成的汙染與棲地破壞,不僅導致了氣候與環境的劇烈變遷,也正在改變自然界既有的秩序。

生物生長形態、體色斑紋中規律井然的秩序之美,是經過長期演化而來。但身為資淺地球公民的人類發展出來的「文明」,卻快速擴張、劇烈衝擊著自然秩序,地球上的生物們也不得不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中尋求生存之道。

自然變調,是場沒有特定劇本的現場演出。生物們能否適應環境、形成新秩序,亦或在劇變中永遠地退出地球舞臺? 

展出日期:2020.04.01 — 11.15
展出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第二特展室
主辦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考:https://web2.nmns.edu.tw/Exhibits/109/ChangingNature/


圖片



上一則   |   回上頁   |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