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日本北海道發現新種喙鯨--小貝氏喙鯨

撰文 / 林雅容

 

2008年擱淺在北海道的小貝氏喙鯨,腐敗嚴重。
(圖片來源:Stranding Network Hokkaido)

繼二十一世紀最神祕的新種鬚鯨—角島鯨,在二〇〇三年公開發表之後,日本研究團隊又於2019年發現更為神祕的新種喙鯨—小貝氏喙鯨(Berardius minimus)。更為神祕的原因,在於日本捕鯨業多年來以喙鯨為主要捕捉物種,早已常見小貝氏喙鯨的存在。不過,過去一直以為體型較小的小貝氏喙鯨可能只是貝氏喙鯨的未成年幼鯨,無法在科學上明確分別兩者之間的差異,因此遲遲未能確定是否為新物種。

 

直到今年,才從形態、骨骼及基因上,判定小貝氏喙鯨為新發現的鯨豚種類。

 

海洋生物仍有九成未為人所知

 

根據研究*,地球的物種數量推估平均有870萬種(範圍是740萬~1000萬),其中未被發現的陸域生物約莫還有84%,海洋生物則有91%。所以事實上,我們對於地球生物的認識仍是皮毛,每年仍然有不少科學家持續發表新發現的物種。

 

話說,一個新物種的判定究竟需要怎樣的流程,竟讓疑似新種多年的小貝氏喙鯨遲遲無法驗明正身呢?

 

首先,當科學家發現疑似新種的生物時,需要取得標本和已知相近物種詳細比對、判別差異,並檢索所有相關文獻,確定過往的確沒有其他人發現過此一物種。接著撰寫發表論文,經過同儕審查通過才算確認新物種的發現。

 

出沒於台灣海域的柯氏中喙鯨。

長期以來,喙鯨一直是罕為人所知的鯨豚物種,因為牠們擁有驚人的深潛能力,最深可達將近三千公尺!不但潛得深、潛得久,且性情害羞、善於迴避,多出沒於人煙罕至的深海。當喙鯨出現於海上時,經常僅是驚鴻一瞥,活體觀察不易,人類對牠們知之甚少。對於喙鯨的研究與認識,主要多來自於不幸擱淺上岸來的死亡個體。

 

喙鯨體型屬於小型至中型,體長從三公尺到十三公尺都有。之前已知有二十個品種,體長和體色差異頗大,不易辨別。喙鯨最明顯的特徵是雄性於下顎前端突出的幾顆牙齒,而雌性與幼鯨多半沒有牙齒,更增加辨別時的難度。

 

台灣東岸因為太平洋的陡降,也可見喙鯨的蹤跡。根據擱淺資料,台灣海域可能有銀杏齒喙鯨、柏氏中喙鯨、柯氏中喙鯨的出沒。

 

終於驗明正身的小貝氏喙鯨

 

小貝氏喙鯨的發表研究亦是。除了小鬚鯨之外,喙鯨也是日本捕鯨業的目標物種,長久以來,日本捕鯨人一直認為小貝氏喙鯨有別貝氏喙鯨。在被捕捉且被視為貝氏喙鯨的動物中,有體型小卻非幼鯨,而是已成熟、甚至懷孕的個體。

 

2012年冬擱淺在北海道的小貝氏喙鯨,除了嘴喙尖端,體色偏黑。維持完整的外觀成為研究團隊理解此一新種最重要的對象。
(圖片來源:Stranding Network Hokkaido)

終於,日本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北海道大學、岩手大學,以及美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攜手合作,透過日本的擱淺組織網絡從北海道蒐集了三具遺骸,加上美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在一九四三年阿拉斯加外的鄂霍次克海所得到的一具骸骨,確認牠們無論外觀形態、骨骼結構,以及基因的親緣研究上,都與貝氏喙鯨有很大的不同,因看似相似、體型較小,所以命名為小貝氏喙鯨(Berardius minimus)。

 

「單單從外觀看起來,就能發現牠們與貝氏喙鯨相較,體型特別小,形狀較呈紡錘型,嘴喙比較短,體色也偏黑。」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山田格說。

 

研究團隊對小貝氏喙鯨外觀的觀察主要來自2012年冬天擱淺在北海道猿拂村的雄鯨。雖然小貝氏喙鯨體色看似偏黑,不過團隊指出,可能是由於傷疤密度所造成,不能作為辨別標準。兩者體型大小是最明顯的差異,小貝氏喙鯨成鯨身長僅有六、七公尺長,而貝氏喙鯨約十公尺左右。另外,檢視骨骼後發現,小貝氏喙鯨嘴喙偏短,其頭骨與骨骼型態也與貝氏喙鯨有很大的不同;進一步的DNA分析也確定了兩者的差異。

 

不過,雖然確認了小貝氏喙鯨是過去科學上並未描述過的海洋生物,研究團隊仍然有許多謎團待解,例如沒有人知道雌鯨的長相,對於牠們的族群分布等等也不甚了解,這些問題都仰賴更多的研究來發現。

 

研究團隊更表示,除了小貝氏喙鯨外,另一群日本捕鯨人俗稱為「烏鴉」的喙鯨,仍然讓科學家困惑中,牠們很可能也是小貝氏喙鯨,但也有機會是另一種悠游在日本北方海域的新種鯨豚。

 

 

註: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生物?(https://pansci.asia/archives/6486

 

參考資料:

Standing Network Hokkaido FB
New whale species discovered along the coast of Hokkaido.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of beaked whale (Berardius) found in the North Pacific.

 

 

台東鬚鯨擱淺事記

過年期間在台東擱淺的大鬚鯨解剖縮時影響公佈啦,歡迎大家來看看這隻巨無霸的解剖過程吧!

----------------------

以下內文轉錄至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

過年期間在台東長濱海岸擱淺的大型鬚鯨到底是甚麼種類?

接獲通第一時間MARN團隊的成功大學鯨豚中心抵達擱淺現場後,由於風浪不小,死亡鬚鯨身體非常靠近浪緣,且呈現與海岸平行、向其身體縱軸左側傾斜,加上體表表皮已經脫落,初步判斷以為是長須鯨。

但經過1月28、29及30日的解剖,我們逐漸找到這一隻大型鬚鯨種類身世:
1. 從胸鰭、背鰭與尾鰭的大小與形態上,比對判定此鬚鯨並不像長須鯨,更像是藍鯨。
2. 計算這隻大型鬚鯨“胸鰭間”的喉腹褶數目,經仔細重複點算後,喉腹褶的數目為78個,落在藍鯨和長須鯨的可能範疇內。
3. 蒐集散落在海岸5、6公里的鯨鬚板,發現鯨鬚板的特徵與長須鯨不相符,長須鯨的鯨鬚板,前半段靠近嘴尖的部分,應該是呈現白色。
4.頭部解剖後,頭骨內側顳窩的頭骨組成特徵,與藍鯨相符。
5. 樣本經過DNA的萃取後,針對其粒線體DNA控制區序列進行比對,與藍鯨有99.28%相似度,與長鬚鯨約有93%相似度。
6.經由仔細的解剖,此鯨豚全身許多的骨頭與關節處,軟骨的存在與分布比例很高,顯示其骨頭還在生長期,代表此個體的尚未是成體(由於此鯨豚尚未是成體,其體長即已20公尺,亦為整體判斷的指標)。

由以上證據顯示,這一隻極有可能,是台灣地區有紀錄以來,第一隻在台灣擱淺的藍鯨!

https://m.youtube.com/watch?v=IW5a8wKW0Ak

 

 

近期活動預告

最後一個禮拜!!「拍岸鯨奇-當鯨豚與人相遇」特展

展期:2019年6月28日~2020年3月8日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第四特展室

龍王鯨是三千萬年前地球海洋中廣泛分布的種類,骨骼形態部分保留陸域動物特徵,例如擁有不同形狀牙齒的異形齒,卻也逐漸發展適應水域環境的改變,例如鼻孔上移至頭頂。顯示鯨豚逐漸從陸地走向海洋的過程。

拍岸鯨奇 鯨豚與人的相遇!!

更多資訊:http://web2.nmns.edu.tw/Exhibits/108/MeetTheCetacea/

 

圖片



上一則   |   回上頁   |   下一則